万国证券327事件原因
在1995年2月23日,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生了一场引起巨大震动的事件,被称为“327国债事件”。这场事件的起因是辽国背叛成为327国债期货的多头,导致327国债期货价格大幅上涨。而上海万国证券作为空头方,需要承担巨额赔付,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恐慌和流动性危机。以下是关于这一事件的
1. 起因和背景
在1995年2月23日,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了一场关于327国债交易的竞价。在这场交易中,辽国意外地背叛了原本的承诺,成为了327国债期货的多头。这一决定导致327国债期货价格大幅上涨,对万国证券产生了巨大的压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场事件中,中经开作为***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,作为多头参与也承担了一定的责任。
2. 可能引发的后果
如果不加以处置,这场万国证券引发的流动性危机很可能会蔓延到其他券商,进而席卷整个金融系统。这将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系统性风险。幸运的是,在次日,债券市场出现了所谓的“率先落地并掌握了市场机会”的“陈金华”。陈金华的介入让市场恢复了一定的平静。
3. 事件的影响
327国债事件彻底改变了某些人的命运。万国证券遭到了挤兑,最终被申银证券合并。而管金生由于涉嫌经济犯罪,以贪污、挪用公款的罪名被判入狱17年。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也因监管不力而被免职。
这场事件还引发了证券市场的连锁反应。万国证券的巨额亏***导致其面临着资金链断裂和客户挤兑的风险,因此上海市***和上交所等部门不得不出面救助,并安排申银证券接管万国证券。
4. 调查结果和定性
在事件发生后几个月,***监察部和***证监会等部门公布了对“327事件”的调查结果,并对其进行了定性。调查结果认为,这次事件是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过快、交易所监管不严导致的,也揭示出了一些潜在的风险。
5. 事件中的价格波动
在这场事件中,327国债期货突然遭遇约合两千亿元的天价卖盘。在任何人还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,327国债的价格从151.3元一路下跌到了147.5元的收盘价,大空头们在这场事件中获得了巨额利润。
6. 万国证券和管金生
了解***资本市场的人几乎都听说过“国债327事件”,同样也很熟悉万国证券和管金生。万国证券、申银证券和海通证券是在1988年相继成立的,而万国证券在这场事件之后遭遇了巨大的变故。